而我呢?我的實踐力又是什麼? 表達了很多,確也帶著些許困惑踏上歸途。 等火車的空檔,在書店裡徘徊,心裡難得靜逸。 昨夜裡的美夢,想到還很興奮,是什麼樣的原因讓自己開朗不已。 手裡摸著紙本,閱讀變得滿足,每個詞句都蘊含飽滿力量。 是因為大會裡聚集的盼望嗎? 還是青年們思辨及反省? 抑或是感到改變契機及人們的團結呢? 全人處在一種亢奮清醒的狀態,雖然說不出所以然, 印象深刻的兩句話烙在心底,反覆在腦海裡徘徊,也因為這兩句卸下了諸多焦慮 『若來不及改變這個世界,至少毀滅最後一刻,我們是活在愛裡。』 『一起感受邊界,黑暗其實是力量湧生的好夥伴。』 我大多時候獨善其身,盡量滿足於生活,所得不多,先照顧好父母,若他人對我有所期待,我也會很開心的服務,情感流動有去有回,對我來說這就是好好生活了! 但~~缺乏及焦慮還是時常會來襲擾。原因大多困限於”未來“二字。可,最近感覺到自己的改變,恍然覺得無端的缺乏循環,不斷地與快樂相互消彌,其實循著脈絡回頭看,生活一直是豐盛有餘的,而這缺乏不活在當下,而是對未知的害怕。 接下來,不想再汲汲營營了,當缺乏感、諸多盤算那刻來臨時,能輕易地放下。告訴自己就這樣吧!安然的此刻,是我渴求的,平靜面對自由就會發生,也體會到實踐者們,最終的明白。 未來只想著墨於快樂,體會有趣的事物,為快樂的記憶留下隻字片語。更想專注於自己,理解並感受他人,不比較計量,事物並不只有對或錯、黑與白。存在於中間、灰色的視角,才會有許多同理。輿論來自太多自我證明,認同也好不認同也罷,跟著沸沸揚揚只會讓憤怒淹沒了,相信既是真實就會存在。包括溫飽,行走在對的軌跡,那命運的大手自然會反饋給你。 發願共好的人們,教我學會愛,把自己像撥洋蔥一樣,脫掉價值脫掉包裹在身上的文化習慣,坦然的與人們想處。一回生兩回熟,盡情的展現我們都是特別的個體,獨一無二。
【延伸閱讀】 |